朝花夕拾:西江湾校园生活追忆——蓝成东

创建时间:  2020-08-30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蓝成东,78级社会学系学生

记得“文革”后,首次恢复高考时,我已在工厂务工近十年,看到厂内市重点,区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报考的都不太多,我这个仅初二学历的岂敢有非分之想。只能作壁上观,后来听说地理考卷连新西兰的首都叫什么都算考题,觉得也太容易了,不禁又蠢蠢欲动。当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根本搞不到复习资料,尤其要命的是又不敢打正旗号明言报考,怕领导说不安心工作,怕考不上丢人现眼。因此一天假也不敢请。当时买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因觉得文科可一搏,就自学了两个多月数学,匆匆上阵,结果花功夫最多的数学最惨,百分之十六分,文科不错,都在七十分以上,历史最好,考了八十五分。隔壁工厂有个小木匠,坚持自学十年,文科考得和我差不多,但数学好多了,如愿进入复旦大学,我是我们工厂三个接到初步入取通知的第一名被同事们戏称状元,结果等到扩招才被复旦分校录取从此改变人生。

总结高考经历,我觉得是两点成就了我:一是关心时事;二是《参考消息》报。七八年高考历史有个很大的问答题,详述周总理的革命生平,刚经历过七六年总理逝世及以后的四五风波,对总理的履历如数家珍;《参考消息》是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小小窗口,要看它可不容易,我们小厂仅一份,是党支部书记看的,同传达室门卫老头搞好关系,在他每天收到后看完并送到支部办公室之前借来溜到厕所匆匆浏览。

因入校前已在社会基层历练十年,所以对改变人生的机会特别珍视,大龄历届生学习都比较自觉,刻苦。由于当时校有关校系领导如李庆云书记,王中校长,袁辑辉系主任审时度势,与传统名校实行扬长避短,差异化办学,在两年基础课结束后,已把政治系调整为政法系和社会学系,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政法系的毕业出路,就业前景更好,但政治系160名学生中居然有28人选择社会学专业,这个从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时就被停办的专业,愿做恢复,重建社会学的开荒牛,被戏称“廿八个布尔什维克”。

当时学习环境确实比较差,不是指校园狭小,校舍老旧,这些我们都不介意。社会学系相较中文,历史系根本没有教材可用。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讲义,庞树奇老师东奔西走,遍访当时健在的老一辈社会学者,写出了中国恢复社会学教学后的第一本社会学概论讲义,我们学得如饥似渴,甘之如饴。当时还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学了一点皮毛,就总想着理论联系实际,如学了社会学的职业声望,社会分层等,我就与张钟汝合作,走访三所中学搞了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志愿倾向调查,刊登在《社会》杂志1982年02期;与吴良蓉合作,走访了朱东润,筱文艳等名人,写了《这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绊脚石——关于歧视苏北人的采访纪要》《社会》1983年03期;撰写《关键在于正确看待家务老动》,引进现代社会家务劳动计量化,货币化的理念。

还与李根林等人合作去松江养老院作养老调查。在听了邓伟志老师的《家庭社会学》课程后,与胡申生老师合作,在《文汇报》的《理论内参》上发表了《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这一社会现象》,毕业后不久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被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录用,《中国妇女报》还作了详细摘要刊登,并寄给我妇女问题特约研究员证书;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也刊发拙作,最后荣获《上海社联优秀论文奖》。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就是离婚率上升与意识形态无关,而与生产力发展提高呈正相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离婚率上升与意识形态无关还是需要一点理论勇气的,其实当时我首投是当年改革开放走在最前列的广东省,省妇联所属的《现代家庭》杂志,也受邀与会,并参观了改开的排头兵,当时人人都想先睹为快的深圳市。但最后被告知,为避自由化之嫌,(时正碰上“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不能录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立论完全站得住脚,现在点击百度,网上相关网页不少,讨论还是蛮热闹的。这一点得益于复分宽松的学术氛围,邓伟志老师当时关于家庭研究的一些石破天惊,甚至惊世骇俗的观点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这篇论文既是我离开复分后的初试啼声,没想到也是最后的绝唱。不久后追随邓老师创办《社会报》,陷于巨大的事务工作中,停刊后不久出国追梦,经过短暂的文化休克后,改行经商,彻底离开了学术圈。

前几年因常期羁旅海外,鲜能回国而迷上古典诗词,创作了大量的乡愁诗词.以略消胸中块垒。并进一步上升到传承国粹,宏扬中华诗词文化而组建了上海诗社,已有五百多会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最近正在征集诗稿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大32开厚五百多页的《古韵新风》诗词集。亦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现把几年来创作的一千几百首诗词中与复分有关的几首诗词按发表时间先后附在下面:

同学情

戊午改开年,繁花乱季妍。

同窗豪气在,学友网通联。

桃李飞天下,桑榆拨弄弦。

吟诗朝露滴,舞剑月娥前。

2015年11月06日


学友情

花前柳树浓荫下,毕业生们话语虔。

四载同窗情谊笃,一生牵挂网通联。

2015年11月12日


七律 “思想界的男子汉”

——咏百科全书派著名学者邓伟志

学贯中西名教授,通今博古百科彰。

邓公三论高层赏,伟志信箱百姓狂。

著作等身彪炳史,华章宏论永流芳。

智囊泰斗人皆敬,老骥桑榆气更昂。

2015年11月21日


五律 寄友人

校园垂柳下,惜别语声轻。

四载同窗谊,终生学友情。

曾经沧海水,除却利功名。

沉浸诗词赋,吟哦共晚晴。

2015年12月02日


七绝 读《费孝通:我有罪,对不起知识分子》感怀-次韵和王勋学友

上宾阶下皆因谤,

祸福枯荣浊不清。

人治弊端难化解,

昌明盛世道方行。


王勋学友原玉

昨还说客今皆谤,

一夜之间叹雀清。

哭笑仰天图箓解,

先生从此谨臣行。

2015年12月07日


【喝火令•怀念恩师】

文/梦湖苑

到老丝方尽,春蚕百代芳。蜡烛燃尽始无光。

培育李桃天下,师者把梯当。


树木十年久,英才百载长,一生无悔谱华章。

教化学生,教化可强邦,教化建文明世,赤县永辉煌。

摊破:

培育李桃天下,师者把梯当。

学可建文明世,赤县永辉煌。

2016年04月24日


【沁园春·精深学养报国民】

   ——咏恩师邓伟志教授

 文/梦湖苑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

赞雄文廿卷,华章万字;传承探索,立异标新。

学术生涯,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不畏辛。

初心守,籍精深学养,报国为民。


  当年开放风云,百废举,莫衷一是纷。

有邓公三论,层峰赞赏;伟志信箱,百姓欢欣。

政协丰堂,建言议政,构建和谐社会真。

品高洁,愿社科泰斗,永葆青春。

(词林正韵第六部)

2017年03月03日


【七绝·阔别小聚】(平水韵)

文/梦湖苑

校园折柳各西东,

转首咸皆白发翁。

卅四年时方小聚,

同窗厚谊最情衷。

刘宁书学友精彩赐玉高挂共赏


【七绝·蒙城会友】(新韵)

一别卅载各蹉跎,

四岁同窗故事多。

不管华发杯竞举,

夕阳无限满江河。

2017年7月22日


【沁园春·校庆感怀】

文/梦湖苑

戊午冬阳,秋菊春兰,错季缤纷。

赞三中全会,奠基改革;神州上下,鼓舞欢欣。

学子莘莘,初圆诗梦,刻苦攻书自笃勤。

似如此,凭悬梁刺股,戮力耕耘。


校园折柳星分,谋发展,天南海北奔。

有高科微信,天涯在线;历经坎坷,学友情真。

荏苒光阴,韶华叹逝,校庆重逢倾语淳。

从今后,愿复分学子,永远相亲。


【七律·同学情】

文/梦湖苑

戊午冬阳改革年,繁花乱季竟开妍。

同窗意气书生在,挚友心声网络联。

桃李飞扬歌世界,桑榆归隐曲筝弦。

春秋四十重逢乐,泼墨挥毫赋雅篇。

注释:繁花乱季——改开初期,招收的大学生年龄最小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与年龄最大的历届生(即老三届高中生)相差高达十三四岁,可谓“春兰秋菊竟同时”。


【藏头七绝·校庆喜重逢】

文/梦湖苑

 复兴神州四化崇,

旦明育德十年功。

分缘一辈年华老,

校友团圆庆喜逢。

 2017年12月03日


【沁园春·咏"邓氏三论“】

文/梦湖苑

  学派何孤,淡化当官,淡化家庭。

赞邓公三论,电光雷响,高层褒赏,石破天惊。

 远瞩高瞻,匠心独具,探索求真破棘荆。

 “邓争议”,任波涛汹涌,屡露峥嵘。


 当年改革中兴。正年富,已然获世名。

有如椽大笔,安邦妙计,情怀家国,文采钦倾。

 学术传承,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仍打拼。

  公犹健,为神州盛世,砥砺前行。

2019年7月22日

读庞树奇教授《长忆蹒跚共启蒙》感怀


 【七律 • 复兴群学一功臣】

文/梦湖苑

复兴群学一功臣,薪火传承记忆珍。

三尺讲台凭有道,十年铸剑更无伦。

甘当蜡炬精神好,自得梅花气象新。

蓬转天涯时久远,敢忘教诲语谆谆。

2019年09月27日




上一条:点滴随想——于学院社会学系成立四十周年际——蒋雅容

下一条:马不停蹄,再创辉煌!——赵善阳

3044永利官网vip首页欢迎您

朝花夕拾:西江湾校园生活追忆——蓝成东

创建时间:  2020-08-30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蓝成东,78级社会学系学生

记得“文革”后,首次恢复高考时,我已在工厂务工近十年,看到厂内市重点,区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报考的都不太多,我这个仅初二学历的岂敢有非分之想。只能作壁上观,后来听说地理考卷连新西兰的首都叫什么都算考题,觉得也太容易了,不禁又蠢蠢欲动。当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根本搞不到复习资料,尤其要命的是又不敢打正旗号明言报考,怕领导说不安心工作,怕考不上丢人现眼。因此一天假也不敢请。当时买到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因觉得文科可一搏,就自学了两个多月数学,匆匆上阵,结果花功夫最多的数学最惨,百分之十六分,文科不错,都在七十分以上,历史最好,考了八十五分。隔壁工厂有个小木匠,坚持自学十年,文科考得和我差不多,但数学好多了,如愿进入复旦大学,我是我们工厂三个接到初步入取通知的第一名被同事们戏称状元,结果等到扩招才被复旦分校录取从此改变人生。

总结高考经历,我觉得是两点成就了我:一是关心时事;二是《参考消息》报。七八年高考历史有个很大的问答题,详述周总理的革命生平,刚经历过七六年总理逝世及以后的四五风波,对总理的履历如数家珍;《参考消息》是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小小窗口,要看它可不容易,我们小厂仅一份,是党支部书记看的,同传达室门卫老头搞好关系,在他每天收到后看完并送到支部办公室之前借来溜到厕所匆匆浏览。

因入校前已在社会基层历练十年,所以对改变人生的机会特别珍视,大龄历届生学习都比较自觉,刻苦。由于当时校有关校系领导如李庆云书记,王中校长,袁辑辉系主任审时度势,与传统名校实行扬长避短,差异化办学,在两年基础课结束后,已把政治系调整为政法系和社会学系,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政法系的毕业出路,就业前景更好,但政治系160名学生中居然有28人选择社会学专业,这个从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时就被停办的专业,愿做恢复,重建社会学的开荒牛,被戏称“廿八个布尔什维克”。

当时学习环境确实比较差,不是指校园狭小,校舍老旧,这些我们都不介意。社会学系相较中文,历史系根本没有教材可用。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讲义,庞树奇老师东奔西走,遍访当时健在的老一辈社会学者,写出了中国恢复社会学教学后的第一本社会学概论讲义,我们学得如饥似渴,甘之如饴。当时还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学了一点皮毛,就总想着理论联系实际,如学了社会学的职业声望,社会分层等,我就与张钟汝合作,走访三所中学搞了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志愿倾向调查,刊登在《社会》杂志1982年02期;与吴良蓉合作,走访了朱东润,筱文艳等名人,写了《这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绊脚石——关于歧视苏北人的采访纪要》《社会》1983年03期;撰写《关键在于正确看待家务老动》,引进现代社会家务劳动计量化,货币化的理念。

还与李根林等人合作去松江养老院作养老调查。在听了邓伟志老师的《家庭社会学》课程后,与胡申生老师合作,在《文汇报》的《理论内参》上发表了《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这一社会现象》,毕业后不久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被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录用,《中国妇女报》还作了详细摘要刊登,并寄给我妇女问题特约研究员证书;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也刊发拙作,最后荣获《上海社联优秀论文奖》。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就是离婚率上升与意识形态无关,而与生产力发展提高呈正相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离婚率上升与意识形态无关还是需要一点理论勇气的,其实当时我首投是当年改革开放走在最前列的广东省,省妇联所属的《现代家庭》杂志,也受邀与会,并参观了改开的排头兵,当时人人都想先睹为快的深圳市。但最后被告知,为避自由化之嫌,(时正碰上“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不能录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立论完全站得住脚,现在点击百度,网上相关网页不少,讨论还是蛮热闹的。这一点得益于复分宽松的学术氛围,邓伟志老师当时关于家庭研究的一些石破天惊,甚至惊世骇俗的观点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这篇论文既是我离开复分后的初试啼声,没想到也是最后的绝唱。不久后追随邓老师创办《社会报》,陷于巨大的事务工作中,停刊后不久出国追梦,经过短暂的文化休克后,改行经商,彻底离开了学术圈。

前几年因常期羁旅海外,鲜能回国而迷上古典诗词,创作了大量的乡愁诗词.以略消胸中块垒。并进一步上升到传承国粹,宏扬中华诗词文化而组建了上海诗社,已有五百多会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最近正在征集诗稿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大32开厚五百多页的《古韵新风》诗词集。亦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现把几年来创作的一千几百首诗词中与复分有关的几首诗词按发表时间先后附在下面:

同学情

戊午改开年,繁花乱季妍。

同窗豪气在,学友网通联。

桃李飞天下,桑榆拨弄弦。

吟诗朝露滴,舞剑月娥前。

2015年11月06日


学友情

花前柳树浓荫下,毕业生们话语虔。

四载同窗情谊笃,一生牵挂网通联。

2015年11月12日


七律 “思想界的男子汉”

——咏百科全书派著名学者邓伟志

学贯中西名教授,通今博古百科彰。

邓公三论高层赏,伟志信箱百姓狂。

著作等身彪炳史,华章宏论永流芳。

智囊泰斗人皆敬,老骥桑榆气更昂。

2015年11月21日


五律 寄友人

校园垂柳下,惜别语声轻。

四载同窗谊,终生学友情。

曾经沧海水,除却利功名。

沉浸诗词赋,吟哦共晚晴。

2015年12月02日


七绝 读《费孝通:我有罪,对不起知识分子》感怀-次韵和王勋学友

上宾阶下皆因谤,

祸福枯荣浊不清。

人治弊端难化解,

昌明盛世道方行。


王勋学友原玉

昨还说客今皆谤,

一夜之间叹雀清。

哭笑仰天图箓解,

先生从此谨臣行。

2015年12月07日


【喝火令•怀念恩师】

文/梦湖苑

到老丝方尽,春蚕百代芳。蜡烛燃尽始无光。

培育李桃天下,师者把梯当。


树木十年久,英才百载长,一生无悔谱华章。

教化学生,教化可强邦,教化建文明世,赤县永辉煌。

摊破:

培育李桃天下,师者把梯当。

学可建文明世,赤县永辉煌。

2016年04月24日


【沁园春·精深学养报国民】

   ——咏恩师邓伟志教授

 文/梦湖苑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

赞雄文廿卷,华章万字;传承探索,立异标新。

学术生涯,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不畏辛。

初心守,籍精深学养,报国为民。


  当年开放风云,百废举,莫衷一是纷。

有邓公三论,层峰赞赏;伟志信箱,百姓欢欣。

政协丰堂,建言议政,构建和谐社会真。

品高洁,愿社科泰斗,永葆青春。

(词林正韵第六部)

2017年03月03日


【七绝·阔别小聚】(平水韵)

文/梦湖苑

校园折柳各西东,

转首咸皆白发翁。

卅四年时方小聚,

同窗厚谊最情衷。

刘宁书学友精彩赐玉高挂共赏


【七绝·蒙城会友】(新韵)

一别卅载各蹉跎,

四岁同窗故事多。

不管华发杯竞举,

夕阳无限满江河。

2017年7月22日


【沁园春·校庆感怀】

文/梦湖苑

戊午冬阳,秋菊春兰,错季缤纷。

赞三中全会,奠基改革;神州上下,鼓舞欢欣。

学子莘莘,初圆诗梦,刻苦攻书自笃勤。

似如此,凭悬梁刺股,戮力耕耘。


校园折柳星分,谋发展,天南海北奔。

有高科微信,天涯在线;历经坎坷,学友情真。

荏苒光阴,韶华叹逝,校庆重逢倾语淳。

从今后,愿复分学子,永远相亲。


【七律·同学情】

文/梦湖苑

戊午冬阳改革年,繁花乱季竟开妍。

同窗意气书生在,挚友心声网络联。

桃李飞扬歌世界,桑榆归隐曲筝弦。

春秋四十重逢乐,泼墨挥毫赋雅篇。

注释:繁花乱季——改开初期,招收的大学生年龄最小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与年龄最大的历届生(即老三届高中生)相差高达十三四岁,可谓“春兰秋菊竟同时”。


【藏头七绝·校庆喜重逢】

文/梦湖苑

 复兴神州四化崇,

旦明育德十年功。

分缘一辈年华老,

校友团圆庆喜逢。

 2017年12月03日


【沁园春·咏"邓氏三论“】

文/梦湖苑

  学派何孤,淡化当官,淡化家庭。

赞邓公三论,电光雷响,高层褒赏,石破天惊。

 远瞩高瞻,匠心独具,探索求真破棘荆。

 “邓争议”,任波涛汹涌,屡露峥嵘。


 当年改革中兴。正年富,已然获世名。

有如椽大笔,安邦妙计,情怀家国,文采钦倾。

 学术传承,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仍打拼。

  公犹健,为神州盛世,砥砺前行。

2019年7月22日

读庞树奇教授《长忆蹒跚共启蒙》感怀


 【七律 • 复兴群学一功臣】

文/梦湖苑

复兴群学一功臣,薪火传承记忆珍。

三尺讲台凭有道,十年铸剑更无伦。

甘当蜡炬精神好,自得梅花气象新。

蓬转天涯时久远,敢忘教诲语谆谆。

2019年09月27日




上一条:点滴随想——于学院社会学系成立四十周年际——蒋雅容

下一条:马不停蹄,再创辉煌!——赵善阳

Baidu
sogou